我國的膳食結構是以谷類食物為主,以動物性食物為輔。由于這種膳食結構提供的蛋白質質量不高,因此,適當攝取一些動物性食品可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價值。還有,動物性食品富含脂肪,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K及胡蘿卜素的吸收和利用。如果長期忌食動物性食品和食用油,可能引起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癥,進而造成視力、凝血功能和骨骼生長障礙等。
動物性食品的缺點之一是富含飽和脂肪酸,大多數營養權威機構提出了膳食中脂肪攝入的合理配比建議,即飽和脂肪酸:單不飽和脂肪酸:多不飽和脂肪酸=1:1:1。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膳食脂肪攝入量應占總熱量的20%~30%,其中飽和脂肪酸占7%左右,這也說明了攝入一定量的飽和脂肪酸是必需的。中國成年人平均每天推薦攝入脂肪70克,其中有食用油即烹調油,乳、蛋類、豆制品等所含的脂肪,還有15~20克的脂肪由動物性食物提供,即每天相當于攝入豬肉(肥瘦)50克左右或羊肉(肥瘦)100克左右,牛肉70~100克。
與此同時,要適當增加海產品或魚類攝入,因為這些食物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多,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大有裨益。魚肉脂肪中還含有一種22碳6烯酸,又稱為“腦黃金”,對活化大腦神經細胞、改善大腦功能、增強記憶力和判斷力都極其重要。
需要提醒的是,肝膽胰腺疾病患者盡量不要食用動物脂肪,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壓、高脂血癥或肥胖者,應不吃或少吃高脂食品,但可適量吃些海產品或魚類等低脂食品。
瘦肉雖好也不能放任吃動物瘦肉是人體蛋白質、氨基酸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很好來源,可為兒童生長發育提供優質蛋白質,為貧血、燒傷、感染、創傷等患者提供康復的營養物質。毫無疑問,瘦肉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低于肥肉。但是,也不能籠統地說瘦肉就是低脂肪食物。以100克動物肉類進行含脂量測定:羊肉(瘦)39克,豬肉 (瘦)6.2克。動物性食物的膽固醇含量也較高,以100克計算膽固醇含量:瘦豬肉含81毫克,瘦牛肉含58毫克,瘦羊肉含60毫克。
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日膽固醇攝入量不宜超過300毫克,將其他食品中的膽固醇計算在內,成人每日瘦豬肉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100克。若經常攝入大量瘦肉,久而久之,也會引發高血脂、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尤其是患有冠心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肥胖者,瘦肉不要攝入過多,別讓瘦肉成為另一種隱性的危險因素。
過量吃肉降低機體免疫力鮮美的肉湯含有較多的嘌呤堿,在體內代謝中生成尿酸。如果尿酸大量積聚,則破壞腎毛細血管的滲透性,引起痛風、骨發育不良等疾病。最新研究表明。過量吃肉會降低機體免疫力,削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。
瘦肉可提供大量優質蛋白質,成人每天需要蛋白質60~70克。按照合理飲食的要求,除了每天從牛奶、蛋類、豆類及主食中攝入約35克蛋白質外,其余的由動物蛋白提供25~30克,即每天攝入動物性肉量以100克以內為宜。腎病患者應遵醫囑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?!啊疀]有不好的食物,只有不好的習慣 ’,合理選擇食物并適當搭配,保持平衡飲食才是健康之道?!?/P>